柴荣皇帝有七子,前三子被前朝所害,在世者有柴宗训,柴宗让(改名柴成训,梁成训,梁王,云南王),柴熙谨, 柴熙诲 。 云南王柴成训的身世:“当初,我父与赵匡胤、郑子明三个人结拜为弟兄,共创大业,后来我父柴荣继郭威之位,坐了六年的皇帝,我父驾崩之后,由我大哥柴宗训继位,没想到我那位盟叔赵匡胤,看我大哥软弱可欺,竟来了个‘陈桥兵变’硬说士卒给他黄袍加身,拥他为帝,自此他自立大宋,篡夺了我大哥的皇位。那时,我年纪还小,恰巧住在外祖母家,得知此事,怕遭赵匡胤杀害,使向外祖母讨了些银子,曾隐居在怀庆府孟县郭庄,待成年后,又远逃到云南昭通府,到这里正赶上老云南王招兵,我就投军入伍。偏巧,他看我年轻,就把我选为他的恃卫,后来在剿匪之战中,我保护老王爷脱险,老王爷因无子嗣,便收我为义子,我到这时未敢说姓柴,改姓为梁,偏巧又与老王同姓,因此老王视我如亲生之子,老王去世之后,按其遗嘱就由我继承了他的王位。我当上云南王(今昭通,曲靖一代)之后,曾不止一次地派人去东京打听我家的景况,回来说我大哥被杀了,还有的说,我妹妹也破杀了,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,后来又得知,赵匡胤皇帝也没坐长,其弟赵光义又篡夺了皇位,赵匡胤之子赵德芳,落得个八王的爵位。” 云南王柴成训有13子,派二子柴明皇和三子柴明周到河北沧州横海郡学习武艺,后来定居于此,形成柴家庄,并且创立柴氏通背拳,小旋风柴进为其五世孙,柴皇城为其四世孙居山东省高唐。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,地处滇、川、黔三省结合部,幅员2.3万平方公里。2001年8月撤地设市,辖1区(昭阳区)10县(巧家县、鲁甸县、永善县、大关县、彝良县、威信县、镇雄县、盐津县、绥江县、水富县)172个乡镇(办事处)。2004年末总人口524万人,有彝、苗、回等23个少数民族52万人。 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。昭通古称“朱提”、“乌蒙”,自秦开“五尺道”、汉筑“南夷道”后,便成为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,是早期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,为我国“南丝绸之路”的要冲。近现代以来,这里曾诞生和哺育了一大批杰出人才。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昭通,中共中央在威信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“扎西会议”,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 区位特殊,地处要冲。昭通素有“咽喉西蜀,锁钥南滇”之称,处于昆明、成都、贵阳、重庆等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辐射的交汇点,位于国家规划的“攀西——六盘水经济开发区”腹心地带,是云南的北大门和滇、川、黔三省经济、文化的交汇重地。随着内昆铁路的建成通车,由公路、铁路、航空、水运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具雏形。 地形复杂,气候多样。昭通居于云岭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结合部,属典型的山地构造地形,山高谷深,海拔高差大,最高海拔4040米(巧家县药山),最低海拔267米(水富县滚坎坝)。气候属亚热带、暖温带共存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,年平均气温12.6℃,年平均日照1900小时,年平均降雨量760毫米。 昭通是多民族散杂居住地区,全国 56个民族中,昭通有31个,其中10万人口以上的有苗族、彝族、回族。苗族是昭通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;彝族是昭通的土著民族,历史较为悠久,回族人口占全省回族的1/4 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