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| 注册
中华柴氏论坛、团结姓氏兄弟、振我家声、兴我中华!
中华万家姓 >> 中华柴氏论坛 >> 芳 名 录 >> 浏览主题 版主
 
 新闻公告   源流古迹   家谱分支   姓氏人物   姓氏企业   芳 名 录   姓氏取名  全部分类
  主 题: 武陟老催庄“二仙庙” 已阅:3303 / 回复:3(楼主)

武陟老催庄“二仙庙”,据传,明朝初年,柴氏邱氏宋氏三兄弟,从临汾洪洞大槐树,移民于武陟莽河边定居,夜里,二仙托梦,希望三兄弟在此修庙,永保当地平安幸福,三兄弟第二天,就开始建设二仙庙,用九九八十一天修成,由于三兄弟负责催促修造,三兄弟居住的地方,就叫老催庄.
神农山下,也有个“二仙庙”,魏晋时期,道教上清派的创始人魏华存夫人,在这里编辑写就了以导引、吐纳学为主要内容,对人们养生起到重要指导作用的《黄庭经》。成了日后诞生的太极拳养生理论的基础。每年农历三月三期间,有包括众多温县人在内的香客,到这里上香许愿,人多时可达数十万之众。
“二仙庙”供奉的是魏晋时期,道教上清派的创始人魏华存夫人,魏华存(251~334)为晋代女道士,上清派所尊第一代太师。字贤安,道士称她紫虚元君南岳魏夫人。任城人。晋司徒魏舒之女。据《魏夫人传》载,魏华存“幼而好道,静默恭谨,读庄老,五经百氏,无不该览。志慕神仙,味真耽玄,欲求冲举,常服胡麻散、茯苓丸,吐纳气液,摄生夷静……常欲别居闲处,父母不许。年二十四,强适太保掾南阳刘文(一作刘七),字幼彦,生二子,长曰璞,次曰瑕。…… 二子粗立,乃离隔宇室,斋于别寝”。据《云笈七·上清经述》《茅山志》卷十载:魏华存居修武县(夫为修武令)时,因“冥心斋静,累感真灵”,谓于西晋太康九年(288)三十七岁时,忽有众真下降,清虚真人王褒为其师,并授以《太上宝文》《八素隐书》《大洞真经》《灵书紫文八道》《紫度炎光》《石精玉马》《神真虎文》《高仙羽玄》等经三十一卷,并称“此书昔授之西城总真君,今以付子,且语以存思指归行事口诀”。于是《上清经》从此而行世。后又有景林真人别授《黄庭内景经》。考清虚真人王褒字子登,范阳襄平人,安国侯七世孙,学道华阴山。但王褒生于汉元帝建昭三年(前36),则下距魏华存之生为二百八十七年,故所述王、魏间经书授受事,当不足信。至于《黄庭内景经》授受之说,涉及该经撰者及出世源流问题。今人王明先生曾对此详加考辨,认为:魏晋之际,民间似已有秘藏七言韵文的《黄庭》草本,约在西晋太康九年左右,魏华存得此草本,并予注述;或有道士口授,华存记录,详加诠次,撰为定本。

作者:平阳郡柴氏 (2007/12/8 11:31:06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武陟老催庄“二仙庙” 第 1 楼

据有关人士考察发现,民间盛传的二仙奶奶与魏华存是同一个人。这一切就发生在神农山二仙庙景区。史料记载,魏华存在我国历史上,特别在道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,她在道学、医学、养生学、文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。魏华存的一生42年时间是在沁阳度过的。她以阳洛山为中心,在怀庆一带的怀川平原悬壶济世、布道度人,为当地百姓办了许多好事,深受百姓的爱戴。她仙逝后,人们在她当年修炼的地方——沁阳阳洛山支脉沐涧山为其修建了魏夫人祠。1700多年来,每逢农历三月三,沁阳一带的老百姓就在神农山二仙庙举行庙会,纪念魏华存。然而,千百年来,民间只知道二仙奶奶,并不知道魏华存,更不知道被誉为中国“四大天书”之一的《黄庭经》是魏华存所著。

作者:平阳郡柴氏 (2007/12/8 11:34:18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武陟老催庄“二仙庙” 第 2 楼

当日11时许,在神农山祭祖坛前,乙酉年神农山公拜始祖炎帝神农大典仪式举行。来自各地的炎黄子孙100余人身披黄色缎带恭敬地立于神农祭祖坛前。由座场道士呈上祭祠供品、敬献高香等仪式将记者带回了书中记录的远古时代,对炎帝的敬意油然而生。

    炎帝神农是我国上古时代杰出的部落首领,其时代距今约6000年,他最早教会人们把火运用到生产、生活的实践中,改变了茹毛饮血、以渔为猎和采集野果为生的状态,给上古时期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他和黄帝同被尊为中华文明的始祖,对我国历史具有深远影响。据有关学者考证,沁阳距炎帝故里不足50公里,周围9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,共有100多个与神农相关的地名与传说。有关学者认为,神农山顶峰上的神农坛应当是神农炎帝的祭祀场所。因此在神农山举办公拜始祖炎帝神农大典不仅为弘扬黄炎文化,而且对我市发展旅游事业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
作者:平阳郡柴氏 (2007/12/8 11:34:52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武陟老催庄“二仙庙” 第 3 楼

道教上清派创始人魏华存(俗称:二仙奶奶),在此修道,至今还有以二仙奶奶命名的“二仙庙”。传说二仙奶奶与太上老君曾在神农山大战三百回合,只为争得神农山,做为修炼道场,并留下了不少趣闻。

作者:平阳郡柴氏 (2007/12/8 11:37:03)   回复此贴
当前总数:3 每页5条 当前1/1页 [1 


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,请 登录 注册 发贴.


当前在线:共7人 会员0人。列表: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查看全部(7)位游客 +
本论坛网络实名:中华柴氏论坛  执行时间:1,818.4 毫秒
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,与 中华柴氏论坛、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
Copyright by www.10000xing.cn   中华万家姓   天驷文化
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