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| 注册
中华滕氏论坛、团结姓氏兄弟、振我家声、兴我中华!
中华万家姓 >> 中华滕氏论坛 >> 宗亲交流 >> 浏览主题 版主
 
 《华夏滕姓通谱》专栏   信息之窗   站长信箱   宗亲交流   文化古迹   姓氏源流   名人传记   会员信息   取名研究  全部分类
  回复:清明时节念娘亲 第 26 楼

各位宗亲:


这句话很是精典:“一人拾柴火不旺,众人拾柴火焰高”,只有各位滕氏宗亲行动起来,滕氏事业就会大大发展。


作者:滕永爱 (2013/5/28 11:19:48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清明时节念娘亲 第 27 楼

各位宗亲:

    转眼间,今年有进入半年了。对百姓来说,平安中国,意味着安宁的居所,安康的生活,安全的环境,安定的社会。百姓心中有平安,才是更高起点的平安中国。你看各位宗亲。


作者:滕林尧 (2013/6/8 19:21:40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清明时节念娘亲 第 28 楼

儿行千里母担忧。老人虽已过世,精神犹在,永远激励大家前进。

作者:滕永强 (2013/6/19 18:19:51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清明时节念娘亲 第 29 楼

品对赏联:济南趵突泉楹联赏析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佛脚清泉,飘飘飘飘,飘下两条玉带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源头活水,冒冒冒冒,冒出一串珍珠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沥源堂)
    这是山东省济南大明湖趵突泉公园内,描写趵突泉的一副楹联。济南号称“四面荷花三面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”。美丽的千佛山脚下,湖光山色,景色秀丽迷人。城内多名泉。趵突泉就是众多名泉其中之一。名列济南72泉之首,是古沥水发源地。
    趵突泉,在山东省济南市西趵突泉公园内,泉自地下涌出,高或数尺,《水经注》有“泉涌上奋,水涌若轮”语,为古沥水之源,该泉北侧的沥源堂因此而名。沥源堂始建于宋,现存为清代建筑。
    此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趵突泉“泉涌上奋,水涌若轮”时的逼真景象。此联从视觉入手,摄取泉水涌出、飘洒的两个意象并加以渲染,读来诗意盎然,韵味无穷。
    上联“佛脚清泉,飘飘飘飘,飘下两条玉带”,“佛脚清泉”点明了泉水的所处位置。佛脚,大明湖畔有千佛山,趵突泉在其下。作者一连用了五个“飘”,形象生动地描摹出了泉水上涌的美妙情景。用“玉带”来比喻“泉瀑”给人以具体可感的形态美,又展示出多人心目的色彩美。
    下联“源头活水,冒冒冒冒,冒出一串珍珠”,“源头活水”,化用宋代朱熹《观书有感》的诗句: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点明了趵突泉是沥水的源头。一连用五个“冒”字,巧妙地描摹出了趵突泉水冒之状。用“珍珠”形象地比喻泉水自泉眼喷出时形成的水珠,比喻贴切自然。
联中用叠字、顶针修辞手法,语如贯珠,上连下接,栩栩如生地描摹出泉瀑、水涌的动态美,一字五叠,有着节奏徐缓、一唱三叹的欣赏效果,读来犹如念曲歌唱,脍炙人口。
    +此联对仗工整,名词对名词(佛脚对源头,清泉对活水,玉带对珍珠),动词对动词(飘对冒,下对出)数量词对数量词(两条对一串);音韵和谐,平仄如下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佛脚清泉,飘飘飘飘,飘下两条玉带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平仄平平,平平平平,平仄仄平仄仄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源头活水,冒冒冒冒,冒出一串珍珠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平平平仄,仄仄仄仄,仄平平仄平平。
    这一副对联,比喻、顶针的修辞手法的应用,使整副对联意趣盎然,形象生动,自然明快,有声有色。联语笔墨十分传神。当你亲临其境,驻足观赏,浅掬一抔,轻啜一口,顿觉神清气爽,畅快无比。这时你再细细品味此联,定会有一番别样的感受。

作者:滕永强 (2013/6/25 18:56:33)   回复此贴
  回复:清明时节念娘亲 第 30 楼

有了文化不忘娘,跟珍训叔学习,紧跟。

作者:滕永强 (2013/6/25 18:57:55)   回复此贴
当前总数:67 每页5条 当前6/14页 首页 上一翻页 [6] [7] [8] [9] [10] 下一翻页 尾页  


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,请 登录 注册 发贴.


当前在线:共13人 会员0人。列表: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  游客查看全部(13)位游客 +
本论坛网络实名:中华滕氏论坛  执行时间:2,296.9 毫秒
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,与 中华滕氏论坛、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
Copyright by www.10000xing.cn   中华万家姓   天驷文化
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